時間:2025-05-30 11:26
蒼涼是張愛玲故事的底色,或者說是她描繪人生的基調。碎不堪的愛,殘缺不整的家,卑微渺小的人。張愛玲撿拾這些琉璃碎片,構筑一個個蒼涼的鏡頭,似在啟示人生。6月14-15日日19:30,河南省人民會堂,話劇《尋她芳蹤·張愛玲》鄭州站,尋她芳蹤,照見自己!
時間:2025-06-14/15 19:30
地點:河南省人民會堂
門票價格:98,180,280,380,480
在線訂票:http://www.qmt008.com/yanchupiaowu1/hj/20240328454628.html
張愛玲的一生,有的是冷冷清清的瀟瀟灑灑,無論好壞,她都在主動選擇自己的人生,就像有句話說的,她拒絕與那個和她心性不合的時代茍合。
從作家的經歷審視作品,從作品的呈現回溯作家,《尋她芳蹤·張愛玲》試圖找到其間的交匯點,邀約讀者和觀眾從不同的角度,在各自的心中還原一個相對完整、清晰的張愛玲。
文字背后的張愛玲,20歲就透出了中年式的冷峻,到了中年,已有暮年的涼意,其人其文皆如此。亂世的凌光,繁華的虛空,時代的悲風……她帶給了讀者無盡的猜測、無聲的思索和無可名狀的感動。
一襲旗袍,優(yōu)雅嫵媚。穿過歷史的煙塵,民國才女張愛玲自舞臺上款款走來?!秾に价櫋垚哿帷返纳涎?,不僅是對張愛玲文學作品的致敬,也是對都市情感生活的一次深入剖析。
這部話劇通過講述女性角色的成長與追求,揭示了都市中人們對于愛與理想的渴望,引發(fā)觀眾對自身情感生活的思考和共鳴。
正如李伯男導演所說:“張愛玲是偉大文學家,她的價值不僅在于她的文學作品,還在于她對生活有著永恒的參照。”《尋她芳蹤·張愛玲》的意義,或許是讓我們更好地通過她的作品,解讀自己的人生。
少年成名,半生輾轉幾多憂傷。孤傲通透,寫盡世間萬般情事。6月14-15日19:30,河南省人民會堂,話劇《尋她芳蹤·張愛玲》鄭州站,一起跨越時空,尋覓更完整、清晰的張愛玲。